孔子曾说立于礼(40),所以己立而立人,必须视听言动合乎礼。
然以其理而言之,则万物一原,固无人物贵贱之殊。今人与此异者也,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46)这里,不仅肯定了圣人的价值,而且也肯定了良农、良医的价值。(40)人类之中虽可划分等级,但人类比于禽兽,确有高贵的价值。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人之生,真可得之贵矣。墨子说:今人固与禽兽、糜鹿、飞鸟、贞虫异者也。
进入 张岱年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哲学史 人的价值 。墨家区别了爱人和爱马,即强调不能把人当作马看待。这是理的观念的阶级意义。
考察哲学思想的理论意义,可称为理论分析。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上举数例,都是关于客观世界中的基本关系(变与常、形与神、道与器、理与事的关系)的命题。荀子评论春秋战国时代诸家说: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
理论可以说是具有条理性和综合性的经验总结,也就是对于客观实际中的普遍联系或普遍规律的理解。其次,如果只讲哲学命题的一般意义,则有些观点古今一贯,先后同揆,不易看出发展来。
就其特殊意义而言,理为事物本原的思想是说法则秩序在事物之先,这种思想的理论本质也是不明确的。一般意义也可称为核心意义,即一个命题所包含的简单的中心观念。(3)人性的内容仁义礼智即是万事万物的最高原理,仁义礼智不仅是道德原则,而且是世界最高原理。(26)在朱熹的体系中,理是第一,气是第二,心是第三,心是理与气合而后才有的。
这些都是应该注意的问题。(2)恩格斯在这里说明了理论和理论思维的意义和特点以及理论思维与哲学的关系。朱熹又认为理的内容是元亨利贞,他说:以天道言之,为元亨利贞,……以人道言之,为仁义礼智。但是也应该注意,哲学命题的阶级意义,在一般情况下,要联系一个哲学家的整个体系来看,才能看得清楚。
这也就是:(1)要确定一家学说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然而,老子的客观唯心论有其自己的特点,近年有些以老子哲学为唯心论的文章,常说老子的道是超时空的绝对精神,其实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例如,本书很强调这样一个论点:共产主义不是一种单纯的工人阶级的党派性学说,而是一种目的在于把连同资本家阶级在内的整个社会从现存关系的狭小范围中解放出来的理论。这是他的方法必然要得出的结论,但是他本人从来没有这样明确地作出这个结论。
(王弼《老子注》说: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孟子又说过: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这所谓一当然是指天地未分以前的统一体,而道在一之先。思想家所提出的学说,既表达了他对于客观实际的看法,也反映了他所坚持的阶级立场。因为张载的部分学说曾被程朱学派所采纳,在程朱学派所标榜的道统中张载也占了一个位置,于是就否认张载哲学的唯物主义本质。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探求古代哲学命题的特殊意义 (具体意义)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孟子哲学应该是另一种类型的客观唯心主义。所以朱熹的理,可以说是绝对观念,而不能说是绝对精神。
如禽兽之声,以其类而各能得其一,无所不能者人也。又如认为封建时代正统哲学都是唯心主义,因为荀子是唯物主义者,于是否认荀子是儒家。
颜李所谓事物有其时代的内容,显然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谓事物。哲学思想都是这样或那样地、比较正确地或严重歪曲地反映客观世界的实际情况,主要是反映客观实际中的普遍联系。
第二项意义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人性论。(12)他所谓器,所谓道,都有具体的内容。我们区分哲学命题的一般意义与特殊意义,这对于哲学史研究有什么作用呢?在哲学史 研究中为什么要区分命题的一般意义与特殊意义呢? 我想,进行这种区分,第一有助于确定一家哲学学说的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本质。唯物主义的概念或观念经常是比较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的实际情况或客观规律,当然也可能不全面不深刻。
(31)《列宁全集》第38卷,第411页。荀子说: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焉,是故众异不得相蔽以乱其伦也。
许多命题的理论意义又可分为两层:一层是一般的理论意义,一层是特殊的理论意义。这个观点是一个否定性的观点,但对于理论思维的发展仍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也就是认为,一般寓于个别之中,没有脱离个别而独立的一般。建立各个知识领域互相间的正确联系,也同样成为无可避免的。
《齐物论》又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简单地说,抽象意义与具体意义的关系即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气的特殊意义是占空间能运动的可见之象。庄子的认识论中怀疑主义、相对主义的观点,但最后归宿是神秘主义,道是可知的,无思无虑始知道(15),最高的境界是体道、与天为一。
但是,作为一个哲学命题,它又把这个直接概括提高了,推广了,采取了普遍性的形式。还应注意到,在哲学史研究中,也不必对于每一个哲学命题都进行两层意义的分析。
恩格斯又说: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道没有意志,没有目的,因而道没有普通所谓精神的特点。
哲学概念或观念的理论意义反映了思想家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体现出思想家的理论思维所达到的深度。(20)《皇极经世·观物外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